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获取更多本地信息,让你轻松玩转冰城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阿城区积极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重要定位,坚持组织保障、政策惠企、包联企业、政企交流、创新服务五大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推动振兴发展实践中成长壮大。上半年,全区70户规上民营企业实现产值61.2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的83%;实现税收收入5.9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比78%,同比增长104.8%。 坚持组织保障,统筹推动民营经济壮大发展。制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工作方案》、《阿城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工作清单》;下发《阿城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分解表》;成立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工信局、营商局、工商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和19家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统筹各成员单位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工作原则,聚焦破解民营经济偏弱症结,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鼓足发展干劲,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策惠企,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重点产业扶持办法“黄金十条”》、《促进“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二十条》、《抢开局、拼经济、稳增长鼓励措施》《促进商贸业发展奖励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奖励措施》等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更优惠、更利好、更宽松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认真梳理、宣传、兑现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会议培训、入企宣传、微信推送等方式,扩大政策宣传面,提升政策知晓度,指导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上半年,为30户企业申报政策支持,其中建龙阿钢成功申报黑龙江省智能工厂,金鑫电站申报成为数字化示范标杆企业,龙建科工申报成为黑龙江省质量标杆企业,阿继电器等11家老牌企业申报成为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各企业获得相应资金扶持共计1500万元。 坚持服务企业,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区级四个班子和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开展“敲门行动”,深入各包联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倾听企业问题诉求,共同研究解决措施。通过集中会办、现场调度等方式,“一企一策”解决民营企业在用工、用地、融资、政策兑现、证照办理、设施配套等方面的133个难题,助力民营企业复元气、强信心、增活力。建龙阿钢领导班子调整后,区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带领工信、发改、统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研究落实增产举措,为建龙阿钢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发放创建补贴,支持企业攻克生产技术难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区级四个班子领导采取会议、实地、电话等方式调度企业193次,协调解决相关企业职工参保等方面问题61个。 坚持政企交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织开展政企交流活动。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助力企业发展,组织开展14次政企交流活动,搭建企业与政府“零距离”交流、“零顾虑”沟通政商交流平台,协调解决了128家企业201项诉求。组织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举办5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39家参会企业涉及水泥建材、房地产、批零贸易、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梳理问题57个,现已办结34个,正在办理23个。组织召开多方助企对接会。召开“惠企政策宣讲工作会、融资需求对接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会人才新政20条》宣传推进会等活动10场,释放政策红利,解决企业所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召开3次区内企业供需对接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140余家企业同政府投资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落户我区的外来投资方对接,优先采购区内企业生产产品,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畅通区内循环。 坚持创新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创新服务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加快发展。“经济顾问”助力振兴。聘请青岛市绿色建设建材协会会长、深圳市黑龙江商会执行会长等4名省内外知名商业大咖为阿城区“经济顾问”,提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包括政策方案的研究制定和项目招商的论证评估等专题咨询以及招商推介等活动。“金都招商大使”推介引资。聘请20名区内企业家、省内外阿城籍成功人士为“金都招商大使”,积极宣传和推介阿城投资环境、政策、重点发展产业和招商引资项目,联络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招商目标企业,广泛收集境内外投资信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金都营商环境体验官”沉浸感受。聘请区内10名民营企业法人为“金都营商环境体验官”,聚焦审批办事流程不优、涉企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对行政审批、政策兑现、服务承诺、市场管理、监管执法和便民窗口服务质效等情况开展亲历式体验,做服务流程的“参谋员”、营商政策的“宣传员”、政策落实的“监督员”和企业诉求的“调研员”。“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擦亮双眼。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中选聘20名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发挥其“探照灯”、“啄木鸟”“传声筒”“护林员”作用,直面镇街、区直部门、办事窗口,聚焦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服务承诺、行政执法及窗口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方面的相关问题线索;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不准”》《哈尔滨市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