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

[众观天下] 希勤满族乡亮出“幸福台账”

[复制链接]

61

主题

61

帖子

281

粘豆包

研究生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注册自
2017-8-11
发表于 2018-7-1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获取更多本地信息,让你轻松玩转冰城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男也勤,女也勤,门前泥土变成金。”走进古色古香的双城区希勤满族乡德文化广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气场。这一方半开半合的大院,充满了正能量,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有众多村民前来活动,或载歌载舞,或休闲聊天,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生活美啦,自然有更丰富的精神追求。伴随乡村德文化建设的日久生根,“德在希勤”亮出的这本“台账”,满满地记录着幸福。  小广场提升大幸福
  来到希勤乡爱德村,350米长的文化墙颇有气势。墙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德”字内涵被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方面呈现。该乡历届德文化节表彰的十大孝星、十佳身边好人、十大乡贤、十大创业带富新农人等也图文并茂地展示其间。
  记者了解到,2011年,希勤乡党委筹资在乡政府所在地爱德村辟建占地6000平方米的德文化广场,并配建了50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这个广场是该乡第一个群众集中活动场所。德文化广场2011年7月建成,至今已举办4届“德”文化节。随着耕种土地的机械化程度增加,农民空闲时间增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象棋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广场舞大赛、踢毽子比赛等,让乡亲们找到活动筋骨、比拼技艺的“抓手儿”,谁要是取得好名次,都感觉打腰提气、倍儿有面子。特别是“文艺擂台联欢晚会”更是吸引了各村的文艺人。打擂现场,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说唱节目贴地气、有生活,每次都引来上千村民观看,甚至其他乡的农民也“突突突”地开着四轮子赶来助兴。
  爱德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乡里支持下,村民成立德爱诗社,创办《乡音》农民诗刊。乡里为诗社购置办公设备,提供活动场所。一位喜欢古体诗创作的老汉幽默地说:“日子好了,得多写点诗词歌赋。只要有阳光,咱这些摸锄把子的人照样灿烂。”激情燃烧的农民诗人,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近几年,乡里分别在爱富村修建了贤文化广场,在希勤村修建了合作化广场,在希勤村希新屯修建了友谊渠广场,在爱勤村修建了满族风情龙广场。
  淳朴好人感动乡亲
  邻里之间孝老爱亲、和谐相处,为德文化提供了现实样板。人人心中有一杆秤,道德人物在群众中口耳相传。“农村的好人好事,就像地瓜秧子一样串根,越长越多。人比人,心比心,好人越受尊重,村里的风气就越正。”提到风气的转变,当地村民的话匣子立马打开。
  爱强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宏,2016年领着125户农民成立了璞真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出“满六屯”品牌生产加工系列有机玉米产品。刘国宏组织村民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在村里建起农民工之家。爱强村农民赵玉书,乡亲们都说他是家喻户晓的好人。爱强村的玉米以“有机”出名,上的是农家肥。春播时节,在外地打工的人回来找不到车送粪,赵玉书开自家的车给人往地里送粪。打工者走后,他继续帮人家照料农田。村干部作风正,村民为人朴实,提起爱强村,其他村的村民都称道,这疙瘩“根红苗正”。
  希勤村于明福的妻子杨淑兰,公公今年已经98岁。5年前,老人意外跌倒摔断胯骨,从此不能下床行走。于明福长年在外面工作,只能隔三差五回趟家,照顾老人的担子由杨淑兰承担起来,每天侍候公公吃喝,接屎端尿。最近两年,老人时而明白,时而糊涂。有好几回,老人不知为何发怒,把茶缸摔到杨淑兰身上。还有一次,杨淑兰刚给老人接完尿,公公就把尿罐子推倒,弄得杨淑兰一身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老人是个特别辛苦的事。别的“留守”妇女行动自由,杨淑兰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是自家的“小宅门”。村民说:“老于家出了个贤慧儿媳妇,把老爷子照顾得妥妥的,要不然人早没了,哪能活到快一百岁?”
  德化乡村欲引游子归乡
  德文化的建设,给希勤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多元化的改变。以前每到农闲,一些村民往往聚在一起赌博。富有特色的德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抓住了农民的心。乡村干部及群众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环境卫生各个方面。如今,打架闹事儿的几乎绝迹,赌徒们在人前自惭形秽,喝大酒的人也变成了“小众”。乡村环境整治、优美庭院评比,逐渐让村民有了自律,村屯环境变得整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昔日封闭的农业社会格局已被打破。过去,农民们信奉的是“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如今,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候鸟。虽然人在外,但许多外出务工农民仍难以割舍与家乡的联系。希勤村党支部书记罗正龙对此深有体会,他说,村里部分年轻党员关系落在家乡,人在外地工作。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初步理想;有的人在外创业并不成功,但因顾忌脸面,犹豫着不肯回归家乡。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新生力量参与,罗正龙有一个愿望,就是随着家乡面貌的改变,能够把一部分在外的游子吸引回来创业。毕竟,希勤乡承载过特殊的历史记忆,所有的家乡人都希望重塑辉煌。
  2011年希勤德文化广场被省精神文明办评为全省优秀文化广场;201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广场;2012年希勤乡文化站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文化站;2013年希勤乡文化站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8年希勤满族乡政府被评为“哈尔滨市文明乡镇标兵”,爱德村被评为哈尔滨市文明村标兵。希勤乡的变化,既是传统德文化的延续,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德行希勤,令人振奋,助村振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